愛另外一個非常具有野心的計劃,叫做“數字大使館計劃”。任何一個具有地理邊界的國家,在數字空間是沒有地理邊界的,愛沙尼亞意識到,未來國家的邊界不是說擁有多少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是數據服務器在什么地方,以及它的空間大小和規模。
具象一點來說,愛沙尼亞正在全球主要的城市,像盧森堡、柏林部署由愛沙尼亞主權作為擔保的數據中心,而這些數據中心就是數據大使館的實體,這些中心將成為愛沙尼亞以及愛沙尼亞的數字公民計劃的數據庫的完全備份。
可以想象,如果說,在全世界所有主要城市設立愛沙尼亞的數字公民的數據庫,那國家具體的物理存在位置并不重要了。這個其實就是未來一個新的國家實體的一個表現形式。
那除此之外的話,愛沙尼亞正在和相關的一些國際組織在去研究如何推進“白牌國家”white label country計劃。什么意思呢?愛提出,把自己的數字國家基礎設施移植到那些缺乏互聯網化和全球化的國家里面去。比如索馬里、格魯吉亞等地方。從零開始,幫助這些國家一躍進入數字化的世界。
雖然非常具有前瞻,不過事實是遭受眾多質疑和挑戰。
我個人認為,愛沙尼亞國家公民實驗成功率并不高,考慮到全球宏觀大環境、
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愛沙尼亞本身作為歐元區國家和歐盟成員國的局限性。但是必然在未來,愛沙尼亞會啟發更多的國家、更多的創業者、更多的企業家,去探索相類似的實驗和實踐。
作者簡介:曹寅,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創始人、愛沙尼亞“數字國家計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中國社區經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