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獲得獨立。之前,從1940年到1991年,51年的時間之內,愛沙尼亞一直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參與國際政治大家庭。當年獨立的時候,整個國家只有一條電話線是通向外部世界的,甚至連這個國家獨立的信息,還是由芬蘭政府幫助向外部世界發布的。
可想而知,51年里,愛沙尼亞這個國家是有多么的封閉。
除了歷史原因之外,愛沙尼亞的語言,與常見的,英、德、法等歐洲主流語言不同,是與芬蘭語非常相似的愛沙尼亞語,在整個歐洲語言的排序中,芬蘭語或愛沙尼亞語排名難度最高。
宗教是令一個原因。當東羅馬帝國快被消滅、奧斯曼帝國把拜占廷打下來的時候,愛沙尼亞才剛剛接受基督教,直到現在,愛沙尼亞仍然是整個歐盟區內,信教比例最低、無神論者最高的國家。
你能想象skype\transferwise\hotmail這些全球公用的知名的互聯網應用工具都是發源于愛沙尼亞嗎?愛人口數量僅有130萬,還不到
北京的一個區的人口。
越來越多的全球化創業者聚集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以及第二大城市塔爾圖,為什么他們要前往,這個甚至有點奇怪的國家?
1991年愛沙尼亞剛剛獨立,整個國家是沒有現成的行政系統的,因為它之前作為前蘇聯加盟國是聽命于莫斯科的,又不愿延用莫斯科那一套臃腫的、低效的,甚至有點腐敗的官僚體系。
愛沙尼亞趕上一個好時機,1991年,全球互聯網革命萌芽已經出現。一個年輕的國家立下國策,要把整個國家新的基礎設施和行政體系完全建設在互聯網上,立志要成為全球建設在互聯網上的第一國。所以,從1994年就開展了愛沙尼亞數字化的新路徑。這條路徑到現在都一直為歐洲其他國家所嘖嘖稱道。
1995年,愛就提出,所有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都要實現全部互聯網化。愛沙尼亞的基礎互聯網IT技術教育、幼青少年的信息科學技術的教育課程,是作為模范典范課程,在歐洲歐盟全面進行推廣的。也因此,愛沙尼亞培養了高質量的工程師,計算機和通信工程師。他們對于創新的這樣的一個意識,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在歐洲名列前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