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歷史上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比如這輪大數據革命,跟歷史上的
能源電力革命非常相似。兩個世紀之前,就像現在的數據一樣,那個時候煤、石油并不值錢,因為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但隨著技術發展,挖掘技術、化工處理技術的發明創造讓它們變成了可以被利用的原料和資源。最開始,電力的應用只是小的發電機,就像家里的一臺PC,或是小企業有個小的企業發電機,就像我們的服務器,但如果要對這樣的能源進行大規模應用,必須改變這種模式,我們要把發電的能力集中到幾個大企業。這就像現在的云計算,這些發電企業對原料進行統一處理,通過傳輸線路、配電站,傳輸到各個角落,這其實就是云計算算力的集聚和分配。各種電燈、電話、電梯在歷史上的應用,其實就像我們現在對各種
金融科技、
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場景的利用。實際人類也經歷了一個類似的革命。
區塊鏈我們都認為它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創新,這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要把區塊鏈神化。區塊鏈是提供了一種交易記錄和執行的新方式,這個去中心化,不是創新的趨勢,而是個輪回,因為人類交易中最早就沒有中心,沒有權威,這個中心是慢慢形成的,權威是后來發生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需要結合,因為中心化才是提高效率的,去中心化是共享。歷史上,也發生過類似的創新。比如1494年,意大利傳教士盧卡.巴其阿勒在佛羅倫薩改進了復式記賬法,會計記賬法,提供了一種新的交易記錄的方式,但這種復式記賬法的創新意義非常大,由于有了復式記賬法,每個企業自己內部的資產和負債更明晰,所以才有更多人愿意來進行企業的經營。以前覺得不敢做企業的,現在可以做企業了。另外,復式記賬法通過讓交易的對手、借貸雙方一個借一個貸達到平衡,這種聯結使整個社會的商業體系一下子得到了驗證和平衡,極大地提高了商業效率,所以佛羅倫薩成為了一個商業中心,也幫助意大利成為了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我們想,到底是復式記賬法的意義大,還是區塊鏈的意義大?我們不能把復式記賬法說是人類的革命,因為畢竟是一個領域的創新,區塊鏈大概也是如此,它是創新,但不要神化。
另外,都說大數據是一種非常新的技術,可以用于征信系統。但仔細想想,早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就出現了很多偵探社,就是做征信的。除了像福爾摩斯那樣做偵探,對個人情況也進行調研。照相機發明后,變成了大數據的采集工具,可以通過拍照對客戶進行各種分析。這是客戶精準畫像的來源。
還有一些事情,我們不一定大家都關注。在歷史上,中國是金融科技創新大國。我們現在覺得FinTech是新詞,好像中國在追趕FinTech,但仔細想想,冶金術算不算FinTech?因為有了冶金術,才有了貨幣,coin這個詞才出現,人類商品交換才到了一個新的地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貨幣的國家之一。第二,造紙術是不是FinTech?有了造紙術,我們唐朝才發現了飛錢——一種官方的匯兌體系,商業效率才得以提升。印刷數是不是FinTech?有了印刷術,中國才發明了最早的紙幣——交子,有了交子才有了官方的輕便的交易媒介,而且可以實現杠桿利用。這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巨大的創新。所以,大家不要認為FinTech是新的事物,它只是改變了創新的表象和商業模式,但根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歷史上中國不僅是金融創新大國,也是金融危機教訓最多的國家。紙幣(交子)發明以后,由于沒有一個很好的風險管理機制,結果被朝廷把以前很好的準備金政策作為融資工具,籌措軍費和政府費用,導致交子的崩潰。明朝把元朝推翻后,大明寶鈔搞了一兩百年也崩潰了。中國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說明我們對金融創新一定要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這輪金融創新,要有審慎的認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