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星球日報:那你覺得
區塊鏈安全跟傳統互聯網安全的差異點在哪兒呢?
趙偉:大致有五點(文中已經提及) 。
Odaily星球日報:有人認為把數據放在區塊鏈比原來更安全,因為不會丟失、也不可篡改,你怎么理解這種安全?分布式架構比集中式安全在哪? 此外是私鑰的保存,你怎么看待把安全責任交給平臺和讓用戶承擔兩種模式?
趙偉:
比特幣出現的背景是,2008 年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政府大幅發幣、割韭菜,民眾手中貨幣的購買力在下降,你無法保護自己的資產。原來金子你可以放家里,但如果你自己拿著,風險很大,就像在美國西部時代,隨時有人來搶奪,這是你自由的代價。可是如果你放銀行,銀行可能會亂發,比特幣則想將其變成一個數學來背書的機制,建立共識很重要。
區塊鏈不是一個復雜的技術,不是改變生產力,而是改變生產關系。
區塊鏈技術擁有幾個特性:匿名、不可篡改、不可刪除,這本身就促進了安全性。理念上改變的是共識機制。
因此,這里涉及到兩方面的安全性,一方面是非洲小政府,一旦政府倒臺了,貨幣沒有了為其背書的機構,這是購買力方面的安全,能確保你真正擁有你的資產安全,這是一種自由。比特幣通過共識機制實現了這種數字黃金式的自由。
你拿到這種自由之后,就有黑客的風險,面臨的安全風險。如何儲存實際上要看你的技術水平和資產大小。對于普通人來說,交給專業機構才是更安全的。因為:
1、資產丟了以后沒有辦法恢復,這是比特幣的匿名的特性。這導致你的身份和你的幣權是脫節的。
2、區塊鏈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主人,沒有辦法國家保護。
4、虛擬資產還有繼承問題。
5、很難存儲。冷錢包稍微安全一點,但很容易丟,電池會漏液。丟了我還幫客戶恢復。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