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技術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似乎天然對
區塊鏈的安全有著蜜汁自信,認為資產放在鏈上就不會丟失,但此前曾發生多起交易所私鑰被盜案件;也有人鼓吹將私鑰放在自己手里最為安全,臺面上是更多的個人私鑰被盜、丟失等案例。
一位名叫中本聰的密碼學專家,在神秘的“密碼朋克”郵件系統中發布了比特幣客戶端,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數字黃金。其沒有任何發行主體,也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增發,其資產價值和歸屬基于共識,共識背后是數學。“有句話叫 Code is Law,我認為 code 的本質不是代碼,而是數學。數學就是上帝之手,是自然界的真理。”網絡安全公司知道創宇 CEO 趙偉如此對 Odaily星球日報感嘆。
P2P 網絡 + PoW 共識機制+激勵機制,使得這個系統似乎變得牢不可破。中本聰在白皮書中計算出的這個系統的安全邊界,便是有人掌握了 51% 算力即可隨意篡改賬本。然而,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的存在會讓這個攻擊變得得不償失,何況 51% 算力持有者更是網絡的最大利益相關者,為了自身的長期利益,他甚至愿意放棄壟斷算力來維持網絡的健壯性。趙偉說:“我第一次看到比特幣的時候,我覺得很容易攻擊,但是他加入了工作量證明,我覺得對黑客來說簡直是噩夢。”
中本聰大概并無設想到礦機的出現,與 PC 相比一騎絕塵的礦機算力,“算死”了后來無數小幣種;卻又吊詭地讓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增強,攻擊門檻更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