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491
    • 0
    • 分享到

    ESG基金大起底:五大特征凸顯 三大隱憂待解

    2023-11-17 14:33

    來源: 證券時報

    近年來,雖然國內ESG基金發展較快,但仍面臨不少挑戰


      一是滲透率較低。目前ESG基金規模占股票型、混合型及指數型基金總體規模比例約為5%,遠低于歐洲超30%的滲透率。

      二是“漂綠”風險較高。純ESG主題基金全部重倉股中,約兩成公司的ESG評分位列行業后50%;前十大重倉股中,也出現了ESG評分行業分位數處于93.68%的企業,這反映出ESG基金的部分重倉股ESG表現欠佳。目前國內對ESG產品的信息披露沒有特別規定,基金公司均根據公募基金產品的披露要求來進行ESG產品信披。大部分基金只在披露ESG理念和ESG投資策略的信息層面做了說明,對ESG投資的成分構成變化以及對環境保護、低碳和社會貢獻方面的披露嚴重不足,導致基金的“含綠量”不透明,增加了市場的“漂綠”風險。

      三是ESG評級差異影響資產配置。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統一的ESG評級原則,不同評級機構對同一上市公司的ESG評價結果存在較大差異,這導致了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比例不固定,對資產組合構建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上述專家從政府、基金公司和第三方機構等層面給出了以下建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