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作為新
金融模式,和
區塊鏈技術有著非常高的融合度。眾籌是基礎,金融是核心,區塊鏈是基礎技術。這是一種
token體系下的共享權益模式,眾籌是其內核,通過技術手段(區塊鏈等各種鏈的技術)實現外在的、各種各樣的Token金融。
Token一般被翻譯成“通證”或者“代幣”,是共享權益的表現,它具有股權屬性,也被叫做“IP”知識產權,總的來說是具有廣泛的權益屬性。共享權益區別于資本主義話語體系中的“股份”。股份制成就了資本主義,成就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Token的機制會打破資本主義的壟斷,實現員工、股東、消費者以及利益相關人的權益共享。所以才會出現像中本聰這樣的技術團隊,造就了“只有技術沒有資本的碼農也會成為全球首富”的社會現象。所以我認為,Token從根本上區別于資本主義的金融體系和模式。眾籌有改變傳統金融模式的內核技術和權益表征。
區塊鏈能夠成為監管和治理的一個主要工具。區塊鏈可以通過技術改造金融,從而區別于資本主義。而區塊鏈同時又能夠改造政府的監管模式和治理模式,如同十九大報告當中所說的,幫助實現“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的目標,真正服務于政府。所以區塊鏈政務將會帶來一場新的變革。
金融場景和政府的場景將是
區塊鏈技術實現的重要場景,將徹底改變政府的監管模式和治理模式。例如
湖南市的婁底就宣布在區塊鏈上的股權的登記、轉讓等同于工商登記,區塊鏈上的稅務登記等同于國稅地稅登記,在區塊鏈上的房地產登記等同于不動產部門登記。這不光是全中國范圍內的創新,其在人類歷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新。這也就意味著理論上來講,全球的公司都可以到婁底“上鏈”,可以在鏈上完成注冊、轉讓、交易和流轉,如果這一措施真正實現,這將是革命性的。
由此我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數字文明理論”。這是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新文明體系理論。全球工業4.0也好,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好,我認為人類文明歸根結底其實會進入到基于區塊鏈的新數字革命,從而取代工業革命和工業文明。區塊鏈就是通向數字經濟、數字文明的一把鑰匙,一個“通行證”,一個“ID”,一個“高速公路”,一個“基礎設施”。同時我發現整個數字生態體系當中,大數據、
人工智能離不開區塊鏈,我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許多技術大咖的認同。
關于區塊鏈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特點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去中介、多中心、分布式的、可靠性、透明性、可塑造性、全球性、共識、安全、開放等這樣一些屬性,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同學們應該已經了解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