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區塊鏈賦能預警方面,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指出要豐富證券執法手段,有效運用大數據、
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建立證券期貨市場監測預警體系,構建以科技為支撐的現代化監管執法新模式,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加強對嚴重違法隱患的排查預警,做到有效預防、及時發現、精準打擊。
在此背景下,筆者與李偉工程師合著此書,算是對區塊鏈司法應用的中國方案做一個梳理與初步的研討,旨在拋磚引玉并推動區塊鏈司法的發展。本書有四個特點。
一是技術與法律的有機融合。本書由法學博士與工學博士協力而成,作者寫作期間的反復討論,實為司法原理與
區塊鏈技術原理的碰撞過程、法律規則與技術規則的融合過程。區塊鏈司法塑造的互“鏈”生態,既涉及訴訟程序、證據制度,又涉及區塊鏈的行業與技術標準,講究技術與法律的良性互動,區塊鏈司法版圖在“自創生”中逐漸完善。
二是此書屬于領域法學的作品。近年來,領域法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法學研究范式,受到法學理論界的持續關注,它具有突破學科壁壘,淡化部門立法色彩,有效解決新興社會問題等功能。本書研究內容涵蓋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區塊鏈司法的基本理論體系兩個維度。前者包括區塊鏈的內部結構與外部技術優勢、區塊鏈技術的歷史演進與當代預測;后者包括區塊鏈司法的概念、區塊鏈司法的生發背景、區塊鏈司法的特征與價值、區塊鏈司法的類型、區塊鏈司法的正義理論、“鏈上正義”的評價要素等內容。
三是此書立足于數字技術與法治的雙重前沿問題。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Web3.0是結合了去中心化和代幣經濟學等概念,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新互聯網迭代方向。Web3.0的愿景是讓每位互聯網的使用者都能掌握自己的數字身份、資產和數據,進而在網絡時代掌握自己的命運。隨著區塊鏈、數字資產等行業的發展,以區塊鏈為底層架構的web3.0時代漸行漸進。2023年4月11日,
香港Web3.0協會正式成立,該協會作為跨業界和非牟利的機構,旨在響應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號召,促進香港數碼新世界Web3.0“第三代互聯網”生態環境的建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成立儀式時表示,Web3.0的發展正值黃金起點,這項顛覆性的技術能改變許多原有的商業運作模式,同時創造更多新的機遇。從法律的視角來看,區塊鏈司法是Web3.0技術的法治應用場景,它在數字法治體系中的地位也將日益凸顯。
四是此書致力于“讓區塊鏈技術研發人員與司法界人士都能看懂且有收獲”。作為一部法律與技術結合的跨界作品,鑒于法律人與技術人員知識結構的差異,本書容易陷入“兩頭不討好”的窘境。為避免此尷尬,我們在文字表達與原理解釋方面,秉承“深入淺出、文圖并茂”之思路,對一些關鍵的區塊鏈司法應用模式,通過圖表等可視化方式予以表達,便于讀者的閱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