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
山東日照銀行推出了個人碳賬戶,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綠色信貸等行為積累碳積分兌換綠色
金融權益。隨后,中國建設銀行在手機銀行里設立“碳賬本”板塊,其“基于‘碳賬本’的個人金融服務”項目擬被納入
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的創新應用。2022年4月,“中信碳賬戶”上線,依托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通過用戶授權自動采集個人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
低碳行為數據,累計個人碳減排量,打造個人“綠色生活名片”。企業碳賬戶方面,浦發銀行在2021年11月推出適用于企業的碳賬戶體系,碳積分來源于企業在該行綠色金融業務所對應的二氧化碳減排量,企業在該行辦理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業務可形成對應的碳積分。2022年6月,北京銀行發布“京碳寶”企業碳賬戶,制定全產品綠色生命周期權益計劃,探索“綠色投融資+數字人民幣支付”組合服務方案。總體來看,無論是個人碳賬戶還是企業碳賬戶,沒有都與相應的金融服務掛鉤,在額度、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享有一定優惠。
我國許多商業銀行雖然尚未設立個人及企業碳賬戶,沒有建立完善的“碳積分”制度,但部分銀行從提倡綠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出發,以支持綠色消費為切入點,抓住零售業務廣闊的市場空間,推出以“綠色”為主題的金融產品,如興業銀行推出的“低碳信用卡”,中國光大銀行推出的“綠色零碳信用卡”,中國
農業銀行推出的“金穗環保卡”,廣發銀行推出的“新
能源車主卡”等。還有一些銀行針對企業客戶,推出
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核證自愿減排量質押貸款,以及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服務相關行業和企業從高碳向低碳轉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