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碳中和 查看內容
    • 1070
    • 0
    • 分享到

    中關村網金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商業銀行碳賬戶

    2023-9-19 14:09

    來源: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 作者: 董希淼

    自2015年“碳普惠”概念提出以來,作為一種新型減排機制,碳普惠制的探索實踐逐步興起


    因此,自2015年“碳普惠”概念提出以來,作為一種新型減排機制,碳普惠制的探索實踐逐步興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陸續展開關于碳普惠制的實踐探索,學術界對碳普惠制的理論研究也逐步豐富。碳普惠制是為個人、家庭和小微企業的節能減碳行為賦予價值而建立的激勵機制,以鼓勵個人及企業自愿踐行低碳,對資源占用少或為創建低碳社會做出貢獻的個人、家庭和企業予以激勵,利用市場配置作用達到公眾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的目的。其核心邏輯在于從消費端出發實施碳排放管控,再到生產端,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的碳中和。這種針對個人和家庭低碳生活和綠色消費的自愿減排制度設計,是碳普惠制的重要實現方式,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設立個人碳賬戶。

    Burgess等人(2022)研究發現,家庭排放高于平均水平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源于生活方式,與收入無關,這意味著以消費端為切入口控制個人、家庭和企業的能源消耗量是現階段國內外學者公認的最有效方式。國外學術界對碳交易的研究較早。Fleming(1997)首先提出了個人碳交易的概念,并認為進行個人碳交易是減少家庭層面碳排放的新方式。Betz等人(2006)主張政府免費或低價出售碳配額,在個人購買汽油等能耗產品時同時扣減,由個人自主交易。Fawcett(2007)主張個人碳排放權應該免費,隨著國家碳預算的減少,配額也將隨之減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本文導航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