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將應對氣候變化和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創造就業崗位并強化經濟與環境的韌性。綠色發展,就其本質而言,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中國地大,不同地方的自然環境迥然相異,但只要因地制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理念,挖掘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清潔生產、生態扶貧等潛力空間,就能把蘊涵于綠水青山中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人們在守護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發展之美。如位于山地高原的
云南充分利用不同地理海拔的物候景觀、云霧景觀及避暑氣候、康養氣候等自然資源,發展一年四季大有可觀的云南旅游;
湖北西部山區依托本地多山多水的資源稟賦,“高山云霧出好茶”,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服務鄉村生態振興;海南在紅樹林深處養蜂,釀出味道獨特、頗受市場青睞的蜂蜜,也在蜜蜂穿梭中滋養紅樹林生物多樣性。中國有龐大的地理體量、疆域縱深、生態容量,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征程中,各地積極探索體現地方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保護綠水青山,推動綠色發展,整個世界的氣候韌性也從中受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