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潔清表示,國家“雙碳”戰略實施以來,因總體需求降低以及錯峰生產、能效提升等政策措施的驅動,
水泥行業減碳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水泥是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大宗建筑材料,而且減排難度大,行業減碳仍然任重道遠。
《標準體系報告》從水泥生產端出發,參照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4月發布的《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梳理了現有標準和支撐政策,提出了“中國水泥生產碳減排技術標準體系”框架。
全國圖形符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原研究員張亮表示,減碳是當前大環境下各國的一致需求。標準建設,包括水泥行業的標準,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考慮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標準在開始制定之初就要有這種意識,在減碳相關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要充分吸納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并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出高質量的國家標準。”
《標準體系報告》建議,應加快編制原燃料替代、節能降碳、
低碳水泥和碳捕集與利用四方面的技術與裝備標準。除已有和在編的標準外,報告建議新編12項標準,為水泥生產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提供更完整的“工具包”。此外,結合水泥企業試點
碳交易市場的情況,研究還提出了水泥行業開展
碳排放權交易的標準體系框架及核心標準清單,包括水泥生產碳排放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價標準,在水泥行業進入
碳市場時將有助于提升數據的可信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