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貨幣。貨幣本真的價值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某些物品有貨幣的屬性,其他物品卻沒有貨幣的屬性?
真正的區別在于「共識」。對價值的共識。
如果我們考慮將蘋果作為交換的媒介,我們對其價值的理解是一個非常寬廣的分布。蘋果有紅的、綠的、熟的、生的,每個人對蘋果價值的認識都不一樣。尤其是在經濟行為當中,有些人生產蘋果,有些人消耗蘋果,但絕大部分人又不生產蘋果又不吃蘋果,大多數人對于一個蘋果的理解肯定沒有那么深,因為他根本不能區分出來不同蘋果的價值。
但是金子不一樣。我們對一盎司金的理解是非常精準的,共識性是非常強的,其價值共識曲線的分布非常非常窄。
為什么對金有那么大的認識呢?主要是兩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的貢獻。
一位是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有一天國王給他一個皇冠,并讓他回答「工匠在打造皇冠的過程中是不是偷偷用便宜的金屬取代了黃金」的問題。
阿基米德想了半天,終于在要交差的最后一天,在洗澡的時候大叫了一聲 Eureka!他想出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在一個天平秤左邊放皇冠,右邊放黃金,使得天平正好平衡,然后把這個天平秤放到水里面去,發現不再平衡:皇冠的重量雖然跟黃金一樣,但是體積更大,而浮力跟體積有關系。
基于阿基米德的方法,我們能測出來一盎司的黃金是不是真正的一盎司黃金,故而對什么叫一盎司的黃金有非常精準的理解。
后來人們比較偷懶,不在每次交換金幣的時候都精準測量,所以在經濟交換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作假的行為。偷偷在金幣邊緣磨掉一點,磨了一百次以后,就會產生一個全新的金幣。這樣金幣的價值就不好衡量了。
解決是這一問題的是牛頓。牛頓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當他成名之后,英國的女王給了他一個肥差,成為英國皇家鑄幣廠的廠長。他發明了避免金幣造假的方式:在金幣的邊緣刻上一道一道鋸齒狀的刻痕,這樣如果磨掉一點,馬上就能看出來。
這樣一來,金幣價值認同的曲線分布就非常窄。價值認同的曲線分布越窄,說明共識性越強。把物品作為一般等價物,首先,大家對物品的價值要有共識性。這是最核心的一個概念。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