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生王秭2006開始做
碳交易,也是國內首批做與碳相關的產品和市場的人。此后相繼做過
低碳的建筑、新
能源和新材料等,曾管理多個園區。
去年初,她接到獵頭通知,京東物流 X 事業部智能終端部需要一名低碳專家。具體的崗位要求方面,王秭告訴南都記者,京東物流要找一個工作年限的要求為5-7年的成熟型專家,希望應聘者既對數字化產品、雙碳有深入了解,又熟悉園區,與自己的從業經歷完全符合。
京東物流招聘低碳專家與其業務發展有關。王秭了解到,京東物流收到很多大客戶需求,希望對傳統園區進行數字化升級,打造成一個碳中和園區。“京東物流剛好在做碳中和園區,可以賦能這塊業務,就開始對外招低碳背景的人才。”
相比于生產型的園區,物流園區降碳的先天條件優越。“物流園區大部分是平頂的建筑,容易鋪設分布式光伏,以解決園區60%到70%的用電。”她提到,不少行業希望對園區進行數字化升級,降低
碳排放。服務于
供應鏈企業的京東物流,快速捕捉到企業的需求。
據了解,京東物流亞洲一號
西安智能產業園是中國首個“碳中和”物流園區,園區廠房屋頂配備光伏發電設備,裝機容量達9兆瓦。2022年6月,京東物流將該碳中和園區的成熟經驗匯編成《物流園區碳中和指南》。
當下,不少大企業的需求是精準呈現碳足跡。京東物流通過數字化手段和云計算平臺,追蹤每一張運單的碳足跡。這正是王秭入職京東物流的工作內容之一。入職后,她設計了供應鏈碳管理平臺SCEMP1.0(Supply Chain Emission Management Platform)產品的系統設計和專業輸出,建立了140種路上交通載具的因子庫。該平臺是基于運輸工具的真實軌跡,以最小顆粒度計算的物流運輸碳足跡管理平臺,可追蹤每一張運單的碳足跡。
在具體的供應鏈物流計算中,通過平臺能夠清晰看到企業特定時間范圍內的物流運輸碳排放情況,通過圖形具象展示訂單與碳排放的關系,同時通過不同燃料類型占比直觀體現企業移動排放源占比,為企業后續減碳提供基礎數據統計,讓減碳更加科學、精準;而聚焦到訂單維度,該平臺能夠根據時間、地點維度進行碳足跡展示,清晰展現單張訂單計算邏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