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
碳排放強度降幅,用世界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難度可想而知。我們在目標和任務上確定無疑,態度和決心上毫不動搖,行動和策略上穩中求進。實現“雙碳”目標,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決不能搞碳沖鋒、運動式減碳。從實踐角度出發,要充分考慮國內
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等基本國情,通盤謀劃,先立后破,不能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確保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可以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次大考,既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國擔當,也要按照我國發展的節奏自主行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
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從宣布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
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到推動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等一攬子協議,中國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對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2016年至2022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達55.8萬件,其中,中國專利權人獲得授權17.8萬件,占比達31.9%,年均增速達12.5%,明顯高于全球2.5%的整體水平,這表明中國將不斷引領世界綠色低碳轉型。
在
山西省
長治市,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楊振強對一棟近7000平方米辦公樓的節能減排改造項目提出建議,改造后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近600噸。在2022年新修訂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這樣的綠色職業,共確定134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我們定能不斷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更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在綠色發展中不斷兌現“雙碳”承諾,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