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建設與管理領域廣泛運用先進的節能新
能源技術產品和服務,引導校園新建建筑項目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加快推動學校建筑用能電氣化和
低碳化,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學校建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有序逐步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應用比例,提高綠色清潔能源的應用比例,從源頭上減少
碳排放。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提升學校新建建筑節能水平,淘汰不符合節能標準的設備和器具。大力推進學校既有建筑圍護結構、照明、電梯、老舊管網等節能改造,全面推廣節能門窗、綠色建材等節能產品,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鼓勵采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等被動式技術;因地制宜采用高效制冷機房技術,智慧能源管控平臺等新技術手段降低能源消耗。開展供水管網節水診斷,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提高節水器具使用率,探索采取合同節水模式推進節約用水工作,倡導水循環利用,鼓勵開展空調冷凝水和雨水收集利用。重視校園綠化工作,鼓勵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增加自然景觀水體等綠化手段,增加校園自然碳匯面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為目標,加強整體謀劃,統籌各類資源,結合本地實際和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教育全過程和學校規劃建設之中,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
(二)推動協同保障。主動對接規劃、建設、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加大對校園建設工作的專業技術指導和支持,形成協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對與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重大科技任務、重大課題、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予以資金和政策保障,穩步推進綠色低碳進校園工作。
(三)強化宣傳引導。要多措并舉、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及時對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總結推廣各級各類學校的經驗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加強先進典型的正面宣傳,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全省教育系統師生形成簡約適度生活方式,營造濃厚的綠色低碳校園文化建設氛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