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司法信任體系需要兩個方面的強化:增強司法信息的防篡改性,增強司法程序的透明性與可監督性。
□
區塊鏈智能合約的融入,可以改變司法機關的協作行為與信息互動方式,以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整體協同方式完成數據共享,這不僅可以減少人為因素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隨意性和復雜性,而且能夠提高司法協作的效率和快速應變能力。
區塊鏈的本質是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軟件,通過數據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決網絡空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從技術特點來看,區塊鏈不僅是一項技術革新,其廣泛適用還意味著治理的變革,有望發展成為實現價值互聯的全新信息化基礎設施,重構社會信任格局,這將引發行業變革并催生新業態。這種預測在司法領域正在不斷得以驗證。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5月18日通過、8月1日起施行《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首次規定了區塊鏈存證的效力范圍,明確了區塊鏈存儲的數據上鏈后推定未經篡改的效力。同時,確立了區塊鏈存儲數據上鏈后以及上鏈前的真實性審核規則。可以說,區塊鏈證據及其規則初步成型。案件的適用范圍不限于民事、行政訴訟案件,也包括刑事速裁程序案件,減刑、假釋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線下審理的刑事案件。這不僅意味著
區塊鏈技術與訴訟規則的融合,更是開啟了區塊鏈司法模式的發展道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