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點領域和責任主體。受
能源資源稟賦影響,我國鋼鐵業能源結構高碳化,而且具有產量大、企業數量多、
碳排放機理復雜等特征。根據行業總體判斷,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先后要經歷達峰、降碳、脫碳、中和四個階段。
河鋼集團勇做“弄潮兒”,推動能源結構變革。今年5月,全球首例120萬噸焦爐煤氣零重整“氫冶金示范工程”項目一期在河鋼張宣科技實現穩定生產,各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工程首次采用以焦爐煤氣為還原氣體的高壓豎爐零重整氫冶金技術,工藝氣體中氫碳比高達8∶1以上。與同等規模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產相比,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80萬噸,減排比例達7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氫冶金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國鋼鐵史乃至世界鋼鐵史上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的重要里程碑,引領鋼鐵行業邁入“以氫代煤”冶煉“綠鋼”的時代。
據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李毅仁介紹,河鋼集團氫冶金將不斷走深走實,項目二期通過發揮
張家口風電及光伏制氫優勢,將開發60萬噸綠氫氫冶金項目,實現全流程的
低碳綠色鋼鐵制造。河鋼集團將在
唐山建設年產2×130萬噸的氫冶金項目,到“十四五”時期末將形成年產380萬噸的清潔煉鋼原料的氫冶金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仍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不同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同,其降碳空間和碳減排成本也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處處長熊哲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需要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付出艱苦努力。希望廣大鋼鐵企業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時代潮流,把自身發展與國家“雙碳”戰略決策密切結合,切實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履行好社會責任,在實現“雙碳”目標中實現新的發展,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