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鋼鐵業正在實施的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均體現了綠色
低碳主題。產能置換是在優化鋼鐵全產業的空間布局和流程布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實現鋼鐵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而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本身就是針對綠色低碳的目標。
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具有生產流程長、排污節點眾多、排放工況差異大、污染因子種類多等特征。我國鋼鐵行業通過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差異化環保管控和精細化環保管理,大氣治理成效顯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國270余家企業約7.6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62家鋼鐵企業3.14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5家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我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已基本低于國際先進鋼鐵企業。
“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為鋼鐵行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效助力。”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以數據說話:相較沒達到超低排放的鋼企,達到超低排放的鋼企利潤率高出至少1個百分點。
總結前10年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轉型的經驗,可以歸納為“扶優汰劣”四個字,這個政策將會持續下去。劉炳江說,目前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變相新增產能風險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而且供需平衡矛盾突出,企業之間綠色發展水平分化加劇。我國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綠色高質量轉型任務依然艱巨。全行業應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做到四個“強化”:強化改革攻堅成果,持續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強化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決心,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化企業規范化運營管理;強化減污降碳共性技術示范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