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是濤略資本的董事長,現在親自帶著一支40多人的技術團隊,開發
區塊鏈項目。“研究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
金融應用場景。主要在開發信貸領域和股權眾籌平臺兩條
聯盟鏈。前者幫助小貸公司共享客戶信息,評估客戶信用。后者為股權眾籌平臺共享項目、客戶和投資人,聚攏資源。”林濤介紹。
2013年,他接觸到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董事長肖風,了解到區塊鏈技術。“聽肖風講了兩年,我才逐漸理解,進入這個領域。”林濤在金融領域從業20多年,成為投資人后,主要關注金融、科技、文體及消費升級等行業的發展。2016年,林濤終于覺得區塊鏈技術將顛覆傳統很多商業模式。“那段時間,我們到處尋找區塊鏈領域的項目。看過金融領域,具有智能合約屬性的,還有電力行業、消費行業等,但魚目混珠,很少有能真正解決市場痛點,有可行性的。”
于是,他開始自己招兵買馬,從降低金融領域的信任成本為切入點進行研究,最終確定信貸和股權眾籌兩個方向。不過,隨著市場上出現的
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多,他也開始著手投資汽車后市場、家庭消費市場等領域。
90后吳幽是鏡湖資本的董事長,他投資的策略與70后的林濤完全相反。“有人說過,牛市多融資、熊市多投資。我們的投資策略是廣撒網。所有賣水的生意,如
社群、媒體等,我們不管它的估值,幾千萬也好,一億也好。我們就只投一百萬,希望不要錯過一些好的項目。就像90年代初誰投中了騰訊,那回報是難以想象的。”不過,這只是吳幽的小生意,他更大的動作在海外。目前,他托管了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的國家主權
數字貨幣基金。瓦努阿圖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去年10月,該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宣稱可通過
比特幣購買公民身份的國家。41.6個比特幣換一個身份,當時1個比特幣約5千美元。
數字貨幣也讓傳統投資人的世界撕裂分化,有金融或技術背景的投資者,緊緊抓住機會,果斷入場。李曉燕是鼎萃投資創始合伙人,在傳統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浸潤多年。她覺得
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結合,將變成萬物互聯的時代。現在她的投資開始更加傾斜于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領域。“
ico極大地縮短了投資時間,從幾個月壓縮到了幾天,更加考驗判斷力,但價值投資仍然是根本。而且熊市之下,和做股權投資邏輯一樣,越是市場冷靜,洗去一層泡沫,越容易找到好項目。”
也有一些傳統制造業的投資者,手握千億級的資金,不知道如何入場,生怕錯過抓住“大魚”的機會,極度恐慌。“有的大佬還不會用數字貨幣錢包,直接拿幾千萬讓助理試水,也有的大佬找信任的人,做代理人搶占先機。“一個
幣圈投資人透露。“但應該已經有資本大鱷入場了。我感覺暗流涌動,資金進入地很猛。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東西都不太真實。大佬們究竟怎么玩,我們不知道,肯定會顛覆很多東西,而且這些人可能都不是現在站在臺面上的人,這個最讓人恐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