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在于把這一思想變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要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心任務、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堅持好、運用好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貫徹落實到發展改革工作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第一,努力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要胸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發展改革中心任務,聚焦問題、知難而進,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一要高站位、抓大事。聚焦發展、改革、安全等領域的重點任務,以全局和長遠眼光抓好大事要事急事。要注重溝通協作、抓大放小,多在解決跨部門、跨領域的重大問題上出主意、謀思路、抓落實。二要出主意、提建議。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深刻洞察時與勢、危與機,圍繞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目標任務,加強前瞻性思考、系統性謀劃和戰略性部署,更好統籌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及時為黨中央科學決策提出精準有效、務實管用的參考建議。三要重實效、抓落實。要發揮好“作戰部”作用,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積極擔當作為,加強跟蹤督辦,落實落細落準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決不能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也決不能把“發文了”當“落實了”、把“開會了”當“解決了”。
第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從一季度情況看,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經濟增長4.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提高了1.6個百分點,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但也要看到,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主要經濟體通脹仍處高位和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外溢效應持續顯現、地緣政治沖突不斷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的基礎仍需鞏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部署,積極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更多運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不斷鞏固擴大經濟持續回升和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一要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加快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面系統開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加強各項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進一步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穩價等方面工作。二要綜合施策擴大需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持續提升傳統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不斷壯大消費熱點。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準入范圍,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三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優化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同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下大氣力做好引進外資工作。
第三,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加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理論體系和決策部署的學習、思考、研究,無論是寫文件、出政策,還是推改革、抓項目,各項工作以及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來開展,都要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一要強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二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引導和支持傳統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投入,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新
能源汽車、5G、光伏等優勢產業地位。三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
農業強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和產業布局。四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做好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有關工作,推動由能耗“雙控”逐步轉向
碳排放“雙控”。進一步完善促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第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努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牢民生底線。一要穩定擴大就業。當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重點群體就業形勢仍然嚴峻。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擴大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近就地就業。二要積極促進居民增收。深入推進收入分配重點領域改革,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三要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推動基本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持續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擴大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第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真正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落到實處,堅決防范各種風險失控蔓延,堅決防范系統性風險,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重點要抓好“四大安全”:一是糧食安全。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持續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全力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二是能源資源安全。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加強國家儲備體系建設,優化完善儲備布局和設施網絡。三是產業鏈
供應鏈安全穩定。要發揮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重點企業、重點園區作用,實施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強鏈補鏈行動,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鍛造一批產業鏈長板,促進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四是數據安全。要強化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把安全貫穿數據治理全過程,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