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是生活垃圾處理原則,在提高“三化”水平的基礎上發展“
低碳化”是未來生活垃圾處理的趨勢和方向。結合目前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和水平,進一步推進碳減排策略可重點關注以下方面。
一是生活垃圾分類精細化。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垃圾精細化分類可提高后續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提高廚余垃圾分類質量,提高其他垃圾熱值,是源頭推動碳減排的關鍵。
二是優化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對生活垃圾收運進行智慧化管理,科學規劃收運路線,使用清潔
能源環衛機具,一定程度減少運輸過程中的
碳排放。
三是系統規劃垃圾處理處置方式。填埋處理的碳排放是最高的,如果將廚余垃圾等有機成分采用生物處理方式進行資源化處理,并在較發達地區采用“全量焚燒+殘渣填埋”的其他垃圾處理技術路線,將有效改善生活垃圾處理碳排放的現狀。
四是加強填埋氣體回收利用。較大型的填埋場,填埋氣體收集系統的集氣效率在30%至80%。使用密封性較好的集氣系統再將收集的填埋氣體進行提純燃燒發電,即可實現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節能減排。將這些填埋氣體收集起來并進行發電、供熱、供氣等,就是對垃圾填埋處理的能源化,不僅直接減少了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而且能間接地通過代替部分火電減少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
五是優化垃圾焚燒技術與設備。借鑒國外先進焚燒技術,發展適合我國低熱值、高水分的垃圾焚燒技術,以及多元化余熱利用形式,以提高熱效率,進一步為溫室氣體減排作出貢獻。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從2017年9月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共同實施“中國城市生活垃圾領域國家適當減緩行動項目”,圍繞住建部遴選的
蘇州、蚌埠、
西安、
蘭州、泰安五個示范城市,在生活垃圾綜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示范城市垃圾綜合管理監測和評估、示范城市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監測和評估、易腐有機垃圾處理技術評估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旨在推動我國廢棄物處理行業低碳轉型,助力實現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目標。在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大背景下,將繼續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助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關鍵小事”最能體現精細治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