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可以簡單地把個人和公司花在他們身上的錢,想象成一種支持電動汽車行業和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財政補貼,以尋求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好的感覺,或將自己標榜為氣候友好踐行者。從這個角度來看,碳數學在各方之間完美平衡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這不是碳抵消行業的噱頭,”他說。此外,這也不是許多碳信用買家對它們的看法。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巨頭在內的大公司正在將其作為一種字面意義上的、噸對噸的方式來解決其持續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