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十四五”期間在重視制造業、發展工業的同時,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既要發展制造業、發展工業,同時還要降碳,要綠色發展。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個方面,制造業的比重不能降低,同時制造業不能產生排碳,排碳要服從國家30/60這個大目標。
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基本現代化,一個前提就是要完成工業化。什么是工業化?就是大機器生產、大規模生產。如果你放棄大機器生產大規模生產,工業化就完成不了。目前看,從蒸汽機、電動機誕生到至今,還沒有找到一條道路既不排碳同時又能完成工業化,在所有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中,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出路何在?就是要重塑中國的綠色生產力系統。
我們已經是全球
碳排放第一大國,數字有各種說法,一般都講100億噸。這個數字超過美歐日俄印之和,占全球300億噸的1/3。中國
能源的基本國情是仍然是以碳為主,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變。盡管中國的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已經全球領先,但如何少二氧化碳排放,如何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最終走向碳中和,任務艱巨而繁重。能源革命對中國而言更具緊迫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