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年的甩掛運輸到超長列車推出,再到優化組合多種運輸組織方式,多場景的物流場景贏得很多的商機,同時更多的模式也在產生,舉幾個例子:
1、曾經的甩掛運輸補貼企業如今的碳到底如何?是否可以公示?是否可以溯源?估計是難念的經;
2、曾經的屋頂太陽能項目,多少打著央/國企的旗號在行業推廣,鼓勵太陽能發電,自身倉儲用一部分,其他并入國家電網,多么性感且美麗的故事;
3、倉儲中心的室內燈光改造項目,燈泡項目等,曾經在某些城市都是區重點項目,今天如何,是不是也是曇花一現。
為什么物流與碳的路這么漫長且不便于長期實施?缺少有效且可持續的系統化管理是核心,碳不是單一的個體存在,而是一個整體協同的存在,如何實現系統化的有效管理與計算是貫穿始終的關鍵所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