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半導體公司一直專注于解決芯片短缺問題,并將精力集中在增加供應上。但現在,這些半導體公司的終端客戶越來越關注其產品的綠色
低碳和可持續性。
這些終端客戶,比如蘋果公司,要求他們的供應商(包括半導體公司)加大力度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以實現整個
供應鏈的凈零
碳排放。
眾所周知,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然而,曾有外媒報道稱,蘋果2030年達到100%碳中和的目標可能會因為臺積電而面臨危險。
這是因為,半導體制造,是一個碳排放比較密集的產業。那么,一家半導體公司一年的碳排放是多少?
以臺積電舉例,據彭博社的數據,2017年臺積電排放600萬噸碳,2019年排放800萬噸,2020年排放1500萬噸。在過去幾年中,臺積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超過了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的排放量。
按理來說,半導體能夠滿足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游戲、
區塊鏈等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在一些領域也能幫助高效減碳,為何其自身的碳排放卻如此之高?
這里面主要有兩個問題:半導體制造本身就是有代價的,它需要大量的
能源和水,并會產生大量碳排放;一旦事情變得非常高效,人們就會更多地使用它,也會增加整體的碳足跡。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顯示,對于許多類型的移動和數據中心設備來說,硬件制造業是現在主要的碳排放源。
半導體行業本身的高碳排,加之來自終端客戶的減排壓力,按理這些半導體企業在這方面應當尤其重視。
然而,綠色和平組織卻指出,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之一的臺積電,似乎并未積極地追求能源轉型。它的轉型步調跟不上它的擴張速度,雖已訂定環保目標,但不管在減碳還是使用再生能源方面,所有的時程都不夠積極,這不僅將對氣候造成傷害,未來也將回頭影響臺積電自身的產品競爭力。
那么,對于臺積電這類半導體企業而言,為何沒有積極進行能源轉型?目前半導體行業的減碳困境又在何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