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IO軟件中默認采用一票三十投并基于持幣權重計票的規則;原理同上,一個人持有代幣比例越多,其投票時的話語權就越大。如此看來,在競選者中像EOS.CYBEX、helloEOS、superone之類,有意基于EOS平臺搭建DAPP的石墨烯技術早期實驗者,不僅有能力成為建設整個生態系統的主力軍,也將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他們可以以零成本參與節點競選,并獲得每年增發的代幣獎勵。
為保證競選節點有運行硬件設備的基本收入,EOS每年將從增發的5%代幣中,拿出1%來作為超級節點和備選節點的“挖礦回報”。也就是說,對于一個能在每輪競選中都獲得100票以上的節點來說,其一年就可以以最低12萬美元(一個區塊生產者運行硬件設備的花費)的成本,換取3.7~12萬枚的EOS代幣。

(圖片來源:EOS GO官方)
隨著代幣總量的逐年遞增,在普通持幣者的持幣比例不斷被稀釋的同時,持幣大戶和超級節點的優勢將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收益大幅縮水的情況下,競選者們的熱情依舊有增無減。
通過對EOS持幣地址的查詢可以發現,EOS系統中前100的地址中掌握了超過72%的代幣,而近一個月來作為投票籌碼的EOS代幣也正逐漸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

(數據來源:etherscan.io 截止5月22日)
目前排名第二的地址,從4月底起就陸續收到從bitfinex平臺錢包轉出的超過600萬枚的EOS,5月1日bitfinex臨時錢包中的4900萬余枚EOS也悉數轉移到該地址。值得注意的是,bitfinex也是競選者之一。
雖然DPOS機制以所有持幣人都具有發言權為基本的治理模式看似公平,但對于普通持幣者而言,擁有發言權卻未必擁有決策權,那些EOS持幣大戶才是整個網絡中具備影響力的關鍵因素。當競選者和投票人的身份重合時,代幣的集中化正在發生,這也將導致一部分人對話語權的掌控,在這些動輒百萬代幣持有量的EOS大戶面前,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其實并沒有什么存在感。
在這種情況下,EOS.IO Dawn4.0版本中還規定,每位選民必須每周重新投票,否則其投票影響力將逐年遞減。結合實際來推測,這樣做可能將造成三種后果:
1、普通投資者為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得不選邊站隊;
2、在逐漸被邊緣化的情況下主動放棄話語權;
3、在尋求民主自由的信仰破滅之后離場退出。
以上無論哪種結果,EOS節點競選都是一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過程,在這種局面下EOS的反饋機制最終也將面臨失效。換句話說就是,在話語權越來越集中的區塊鏈系統中,當超級節點做了有違民意的決定時,它也不一定會被投出局。
也許追求人人平等的去中心是一個偽命題,但在EOS這場尊重個體差異,追求效率優先的技術改革中,“寡頭統治”的趨勢可見一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