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各地積極推動數字化改革和數字化轉型,為數據要素進一步發展積累經驗。
浙江省、
河北省(
雄安新區)、
福建省、
廣東省、
重慶市、
四川省等6個省市結合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研究構建更加適應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發展要求的管理制度,促進數據要素高效安全流通與應用。特別是浙江省,以“數字化改革”為主線,研究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引領數字經濟新產品、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釋放數據要素的巨大潛力。
另一方面,數據要素資本化實踐彰顯創新活力,賦能中小微企業。浙江省上線“知識產權
區塊鏈公共存證平臺”,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采集企業生產、經營鏈上的各類數據,由區塊鏈存證平臺發放存證證書,將數據要素轉變成可量化的數字資產。廣東省發放全國首張公共數據資產憑證,通過獲取企業用電數據,為中小微企業畫像,進行信用額度審核、貸款利率以及貸后風控監管。
找不足 確權、流通等環節有待完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