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來說,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從數據單維度來說是比較單一的,所以區塊鏈數據應該與
金融數據、輿情數據及其他社會數據相互結合。在執法實踐中,我國應該搭建數據共享及數據交易的體制,形成能夠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將數據進行整合,并運用前沿技術進行犯罪預警的平臺
“推動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加大
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研發力度。”4月2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工信部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加快技術產業創新。
近年來,區塊鏈產業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區塊鏈技術在諸多領域應用落地,且顯示出極大的發展前景。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相關安全攻擊事件和涉虛擬貨幣犯罪等新型犯罪愈演愈烈,區塊鏈安全已經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區塊鏈發展面臨怎樣的安全風險,應如何應對?針對涉虛擬貨幣犯罪的現狀,如何運用區塊鏈手段去打擊?為促進區塊鏈行業健康合規發展,還應從哪些方面改進?《法治周末》記者采訪了
北京中科鏈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瑞麗,其從實務角度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