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征收邊境碳稅的設想,歐盟委員會兩年前才提出了一個 "邊境碳調整機制",具體而言,進口商將不得不購買
碳排放證書,其繳納稅賦的依據參照進口貨物在歐盟境內生產所必須支付的碳價格。這是因為歐洲公司在污染時必須在歐洲
碳市場上購買二氧化碳配額。雖然該計劃要到2026年或2027年才會生效,但從今年10月起,進口商將必須申報他們進口貨物中所包含的排放量。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主席法國人帕斯卡爾-坎芬表示:此法案將首次確保在歐洲境內支付碳稅的公司與不支付碳稅的外國競爭對手之間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歐盟還期待此法案將推動那些氣候標準較低的第三國與歐盟標準接軌。當然,法案也明確規定,倘若出口國擁有同歐盟同樣的碳稅標準,那么,歐盟將免征這些國家的產品的碳稅。類似中國這樣的擁有碳市場但其碳價格低于歐盟標準的國家,進口商必須補繳中國與歐盟碳價格的差額。
談判激烈
歐洲議會議員最終成功地將氫氣和某些衍生產品(如螺母和螺絲)納入了議案地范圍。但是,卻未能將有機化學產品以及塑料產品納入其中。不過,法案規定上述產業將被重新審查后列入追加產品名錄。同樣,法案文本還規定,在該機制實施前一年,對汽車等加工產品進行調整。因為目前的運作方式存在諸多漏洞,比如說,雖然要對
鋼鐵征收進口碳稅,但從摩洛哥進口使用沒有碳價格的國家生產的鋼鐵制造的汽車卻被排除在外。
總而言之,該機制將涵蓋歐盟委員會提出的被認為是污染最嚴重的行業,歐洲近60%的工業排放都在該機制的覆蓋范圍內。該機制還將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被完善,增加塑料以及其他石油化工產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