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聚焦制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大力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堅決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實施方案,加快形成完整內需體系。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增強消費能力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費能力,促進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消費,合理釋放住房消費需求,培育數字信息、養老育幼、教育醫療等消費新亮點,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進一步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及其他重大項目建設,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持續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自主可控、高質量的供給適應滿足現有需求,創造引領新的需求。
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實驗室體系,不斷夯實科技基礎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健全新型舉國體制,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持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重大創新成果迭代應用。促進需求牽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培育一流創新人才。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雙向流動。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農業方面,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強化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制造業方面,深入實施質量強國建設,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持續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壯大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服務業方面,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優化國內產業鏈布局,健全產業跨地區轉移相關機制,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
全面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暢通國內大循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農村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力度,不斷提升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
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高標準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領域強化制度建設和監管,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加快構建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深化財政
金融體制改革,完善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支持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
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產業配套齊全的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支持跨境
電商、海外倉等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保障中歐班列安全穩定暢通運行。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形成開放、多元、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為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循環創造條件。
堅決守住新發展格局安全底線。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挑戰,切實維護經濟安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持續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深入實施
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健全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產業鏈
供應鏈安全穩定。加快補短板、鍛長板,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鞏固產業體系優勢。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著力保障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加快構建防范化解風險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加強常態化專業監管,切實防范化解財政金融等領域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