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什么時候出現比較大的變化?
張云泉:2021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拐點,算力服務異軍突起。
當時我們發現,在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中,有些廠商開始專門買賣算力了。
在前10名中,突然出現了7臺特別大的機器,但它不是傳統的氣象預報、超算平臺、教育科研之類,是綜合性的,專門買賣算力。由于沒法定義前面講的這些平臺是做什么的,我們幾個專家商量后,認為這是一個新領域,把它稱之為“算力服務”。
所有的用戶,只要自己不愿意建,但是又想用機器計算的都可以買服務。付費后就可以開賬號,把需要的計算完之后,用完就可以注銷賬號。
中國基金報:這類用戶是大公司嗎?
張云泉:開始還真不是大公司,是一些小用戶。因為他買不起大機器,比如高校里做科研的老師就比較多,現在有些公司就專門做此類服務。
后來,很多人慢慢認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現在,ChatGPT使得“算力”更熱了。而且,這個大模型未來會是特別大的應用,將影響全社會,是革命性的。再加上“東數西算”提出來,又成為國家戰略了。
中國基金報:從2018年至今,您對“算力經濟”的認識是否有進一步的深化?
張云泉:當然有。當時提的“算力經濟”,還是一個狹義的范疇,只是描述算力服務業本身,即通過買賣算力賺錢的產業鏈。
該產業鏈有4個環節,包括算力生產、算力調度、算力買賣、算力消費,這是剛開始時對“算力經濟”的界定。
生產商是芯片制造商,是算力引擎。當然也包括軟件,軟件算法加芯片,構成算力引擎,這很關鍵。
算力調度者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者,算力網的建設者,如國家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數據中心等。
買賣者即中間商,拿到算力以后賣給用戶,中間賺差價。
消費者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廠家,如藥物設計公司、氣象預報機構、材料設計公司、互聯網公司等。當然,現在做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公司更需要了。
但是,現在隨著認識的深化,又有一個廣義的“算力經濟”,我們稱之為算力+。這不是我一個人提出來的。
凡是可以用到算力的國民經濟的各個方向單元,都是算力經濟的范圍。只要以算力為核心生產要素,以算力為引擎,就都是廣義的算力經濟。這是數字經濟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數字經濟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據權威機構統計,2021年,我國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算力產業規模,已經達到2.6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分別帶動經濟總產出2.2萬億和8.2萬億元。
中國基金報:現在算力最主要的消費者是哪些?
張云泉:目前的消費者主要有超算算力、智算算力,通用算力三大類。
過去超算算力最多,但因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熱度,目前增長最快的是智算算力,增長特別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