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區塊鏈被提出至今,該技術從極客圈子中的小眾話題,迅速擴散成為學界和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創新科技,并成為Fintech領域最耀眼的明星。Venture Scanner最新發布的顯示,區塊鏈領域吸引的風險投資已經從2012年的200萬美元飆漲至2016年的6億美元,增長超過了300倍。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受到如此大的重視,主要是因為它被很多人看作是可以改變現有交易模式、從底層基礎設施重構社會的突破性變革技術。
馬爾科·揚西蒂,卡里姆·拉哈尼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發表了題為《The Truth About Blockchain》的文章,對區塊鏈的運作原理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他指出區塊鏈本身是一種開源分布式賬本,能夠高效記錄買賣雙方的交易,并保證這些記錄是可查證且永久保存的。該賬本也可以通過設置自動發起交易。其運作原理可以具體概括為:分布式數據庫、對等傳輸、透明的匿名信、記錄的不可逆性、計算邏輯。
ThoughtWorks認為區塊鏈的這些特征使之在
供應鏈金融領域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顯示出了解決現有供應鏈金融所有問題的潛力:
1. 建立P2P的強信任關系。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采用分布式部署存儲,數據不是由單一中心化機構統一維護,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利益來操控數據,因此具備較強的信任關系。
2. 建立透明供應鏈。區塊鏈保存完整數據,使得不同參與者使用一致的數據來源,而不是分散的數據,保證了供應鏈信息的可追溯性,實現供應鏈透明化。
3. 金融級別加密安全性。由于對交易進行了加密,并具有不可改變的性質,所以分類賬幾乎不可能受到損害。
4. 個性化服務。區塊鏈本身的可編程性可以從本質上滿足各類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5. 可審計性。記錄每次數據更改的身份信息,可以進行可靠的審計跟蹤。
區塊鏈是一項基礎性技術——它有潛力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經濟和交易制度創造新的技術基礎。可以肯定的是,區塊鏈技術將深刻改變供應鏈金融行業的商業運作,這種改變遠遠大于供應鏈行業的改變。
區塊鏈應用不僅是傳統業務模式的挑戰,更是創建新業務和簡化內部流程的重要機會。
Santander InnoVentures Fund 預測,到2022年,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銀行可以每年節省高達200億美元。而世界經濟
論壇也預測,到2017年全球GDP的10%可能會存儲在區塊鏈平臺之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