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產需要技術革新,更需要科學合理用能。青山湖科技城區域
能源站就是科技城作為“低碳經濟示范區”的“低碳”打卡點。自建成投用以來,為科技城23家單位提供智慧能源。
地源熱泵、光伏、天然氣等多能源互補和冰蓄冷技術+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電力需求側負荷控制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使科技城用能實現數字化計量、精準匹配、智慧化控制。移峰填谷和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緩解了用電高峰的用電壓力,為園區企業提供節能、低碳、高品質的空調冷熱源。
能源站建設方負責人葉水泉介紹,相比獨立供冷供熱,能源站節約投資33%,年供冷總耗電量降低20%,年供冷熱運行費用降低約30%。每年為23家用能單位節約能源300萬千瓦時、節省電費900萬元。全年CO_2、SO_2、NOx、煙塵排放量減少33%,全年節約標煤220噸,減少
碳排放約651噸。
同樣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LinkPark(濱河)零碳智慧產業園區,則在
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的加持下,實現了“算碳—管碳—用碳”的全過程管控。
光伏車棚可為園區企業的生產生活、光伏充電樁和智慧路燈提供電力支持。智慧路燈自帶光伏“內芯”,還擁有感光“大腦”。燈桿近一半的體表被光伏電板覆蓋,可為路燈提供光伏電源。感光“大腦”能自動感應路燈周圍的明暗變化,“偏暗”就會自動亮燈,亮度適宜則自動滅燈……
“雙碳數智控碳”管理平臺,能實時監測車間的每臺設備、每條生產線能耗是否正常,還能推送企業每日能耗中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配比數據……使園區企業碳排“可觀、可測、可控”。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能、智慧路燈、柔性光伏車等六大“治碳”節能降碳應用場景的落地應用,全年為園區降碳1542.57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