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領導人民探索法治新路、創造法治偉業的百年歷程中,中國法治實踐積累了大量有別于西方法學知識的經驗、智慧,構成了法學學科體系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識資源。這些本土的自主性、原創性知識,迫切需要法學界對之進行學理提取、原理提純、哲理提煉,構建起中國氣派的法學學科體系。
比如,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依法執政的偉大實踐,為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和豐厚資源。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黨內法規體系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體兩翼。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依規治黨、依法執政的豐富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構成了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創建出一批中國氣派的法學學科。目前,中國法學界已建立了黨內法規學、紀檢監察法學等新興學科,編寫出版了相關教材、著作。未來,應進一步深化細化黨內法規學的學科劃分,在黨內法規制定、黨內法規執行、黨的組織法規、黨的領導法規、黨的自身建設法規、黨的監督保障法規等領域創建新的分支學科,構建起中國氣派的黨內法規學科體系。
又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運行過程和操作實踐,從法的制定、實施、監督到保障,產生了一整套難以用西方法學理論予以解釋的原理、知識、技術,為構建法治運行學科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我們可以在總結法治運行各領域各環節的實踐經驗、實踐智慧的基礎上,創建出中國特色的立法學、執法學、監察學、審判學、檢察學、法治監督學、法治保障學等學科。這些實踐性學科的構建和發展,有利于加強法學實踐教學和在職教育培訓,有利于向世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好中國法治經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