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聯盟鏈中,只有特定的節點具有寫入數據的權利,任何新加入的節點都需要驗證和審核,同樣需要考慮故障節點和作惡節點;但相比作惡節點,故障節點已經成為重點考慮的問題。在聯盟鏈中常見的共識機制有實用拜占庭 容 錯 算 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Facebook 發布的全球穩定幣項目 Libra白皮書中,Libra 采用的即為 PBFT 共識。[4-5] 聯盟鏈經濟系統屬于有管制的市場經濟體系,其市場化程度與記賬節點的數量成反比。聯盟鏈在一定程度滿足場景需要的同時,能夠實現可監管性和風險可控性,因此成為我國政府大力倡導的落地架構。[6]
私有鏈本質上屬于中心化的封閉系統,只有該節點具有寫入數據的權利,不需要考慮新節點的加入及退出,也不存在作惡節點,當單一的記賬節點出現問題時,整個經濟系統就處于崩潰狀態,因此私有鏈不需要算法共識機制。
經濟社會最核心的權利是記賬權,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是如何同步賬本,保證各市場主體擁有相同的公共賬本和各利益相關者擁有相同的私有賬本。當單個的交易發生時,如果這一交易不能被市場機制捕捉并作為因子納入其中,則這一交易實質上并沒有為市場價格的形成發揮作用。同樣,在
區塊鏈經濟系統中,整個經濟行為的市場化流程如下 :第一,從全體利益相關者組成的
社群集合 {M} 中選出記賬節點集合 {A},這一過程用 f({M}) → {A} 來表示,記賬節點集合 {A}擁有該經濟系統的記賬權。第二,記賬節點集合{A} 按照區塊容量、交易等待時間、交易費用等多因素綜合排序后 , 將當前時間段內整個經濟系統中的交易打包到一個區塊中 , 并將生成的新區塊廣播給全體驗證節點集合 {D} 或其代理節點 D。第三,全體驗證節點集合 {D} 或其代理節點 D 受到被廣播的新區塊后,驗證其交易的正確性。若新區塊中的交易被大多數驗證節點認可,則被更新到區塊鏈中。第四,記賬節點集合 {A} 將新區塊添加到最長的主鏈上 , 主鏈記錄著從創世區塊到最新區塊的完整交易信息。如果主鏈發生分叉 , 則需根據其算法共識選擇一條分支作為主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