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監管趨勢是什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想先告訴大家:你們整天做
區塊鏈、數字資產,我這里用的是“數字資產”而不是“
數字貨幣”這個概念,因為央行已經明確說了只能由國家發行“數字貨幣”,只能以國家信譽作為基礎,所以你們未來不能再用“數字貨幣”這個名稱。但這種東西有可能成為一種數字資產,就像我們將
比特幣認定為虛擬商品是一樣的,商品就是資產的一種形式。
主要風險
1、數字資產信用安全
區塊鏈解決的是信用問題,但有點諷刺的是,數字資產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信用問題。因為我們的資產經過中心化平臺運營,最擔心數字資產被坑,這是主觀和人為性風險所帶來的,是從交易行為自古產生至今沒有辦法避免的問題,當法制不健全、規則不清晰時,信用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很多資產運營就是信用風險最大的集散地方,所以我把它列為第一位。
2、外匯管理風險
有人跟我說不要考慮外匯問題,但從國家監管角度來看,你拿什么沖擊了國家的監管機制?實際上外匯監管機制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沖擊點。這個沖擊點是我們運營這套體系中最容易受到監管部門關注的問題。有一些系統性的風險我們可以避免,有一些系統性的風險我們避免不了。外匯管制風險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妥協,尤其是在中國。我們對外匯的管制有點像橡皮筋似的,松的時候緊一緊,緊的時候松一松,這是個調控的手段,但這個手段一直不會放棄掉。
3、數字運營市場風險
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數字資產的運營是沒有上線的,馬克思說如果給資本家百分之多少的利潤他就會瘋狂,沒有上限、沒有時間軸的交易截止,這是運營風險的很重要體現。
4、數字交易杠桿風險
最近因為杠桿發生很多事情,有人跳樓,有人鬧事,為什么這樣?普通的資產當中添加杠桿,都會給資產帶來很高的風險,更何況數字資產領域本身帶風險的情況下再加杠桿,很難把控資產安全尤其是價值體現。
5、網絡安全風險
今天很多人都在談網絡安全風險,從比特幣、以太幣到現在,大家都在解決網絡安全問題,我們受到的很多損失來源于此。
6、劣幣對運營平臺的信譽影響
監管有時很無奈。昨天開了關于數字資產的國際研討會,會議都在呼吁:我們要做嚴格、有效、適度、實驗性的監管,甚至有人說要包容、創新。但這個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個問題,無論是一刀切還是分刀切,最重要的觀點是不要忘了市場。現在做
ico、做數字資產發行,已經不像兩年前了。那時的騙子更瘋狂,現在的人已經具備理智性了。這就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西方國家采取的監管手段,一直都是用市場作為檢驗真理,監管跟在后面。我們的監管遲遲沒有出臺,也是在看圈子有沒有可能通過自凈先殺掉一批人。
7、洗錢風險
洗錢是公安部門最關注的問題。國家進來總要找一個切入點,最雷霆萬鈞的手段就是從反洗錢入手。
8、稅務風險
既然是資產,就可能面臨未來的稅務問題。這個過程當中我給大家一個建議:虛擬資產交易時,如實入賬,至于稅務怎么收稅,那是政策層面的問題。但如果你不披露,就可能觸犯更嚴重的法律問題。
9、刑事法律風險
我們都無法避免刑事風險問題。很多客戶說,“我們在國外開交易所、在國外做ICO,所有人都去國外,跟中國沒有任何關系。”我就問他“那你為什么來找中國的律師 ?”實際上最怕的是中國的刑事風險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