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斌在致辭中表示,數字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正在推動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和政務服務的深刻變革。
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底層技術和可信基礎設施,對要素配置的優化、差異制度的融合、商業模式的創新、服務效率的提升等等,均具有重大現實價值。
樊綱談到,受疫情、俄烏戰爭等國際局勢變化影響,國際交易體系、貨幣結算體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由于區塊鏈具有私密性、真實信息互相信任、重復信息不用重復驗證等特點,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新的問題引發新的思考,也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只有持續加大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才能實現持續性高增長。
劉國宏在報告發布時表示,綜研院課題組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在半年多時間中走訪調研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家科技和
金融企業。研究發現,大灣區已有眾多機構前瞻性地布局了以區塊鏈為代表的眾多前沿科技,有效地開展了可信底層基礎設施建設、國產開源創新生態探索等一系列重大創新實踐,在區塊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中積累了諸多應用案例,為撰寫報告提供了大量、詳實的素材。
劉國宏指出,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1.0 時代的硬件對接、前店后廠、梯度分工等淺層融合訴求,正在被 2.0 時代的制度相容、經濟相生、社會相通等深度融合訴求取代。粵港澳大灣區依托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在多元制度環境中實現可信數據流動或利用,提高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效率和效益,極大拓展經濟互為腹地、融合創新的 “
新疆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