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近日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釋放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在保障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激發創新活力的新信號,并再次明確對于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持態度。
數字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處于穩經濟的關鍵時刻,此次會議傳遞出國家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明確方向和有力舉措。在此背景下,西部利得基金即將發行西部利得數字產業混合基金,聚焦于投資數字產業的技術和應用領域。擬任基金經理何奇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該基金將選擇深耕數字產業藍海,聚焦元宇宙,輻射產業鏈,采用增強GARP策略,自下而上選擇技術途徑、業務方向等與元宇宙相關聯的公司。
少數時間做周期
多數時間做成長
何奇目前擔任西部利得基金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具備10年證券從業經驗,其中超6年基金管理經驗。他的投資風格以成長價值為主,深度價值為輔,深耕科技成長,擅長
金融周期,可靈活應對市場風格切換。在管產品包括西部利得策略優選混合、西部利得聚禾混合。
拉長時間看何奇過往的持倉,總體較為均衡,配置過多個行業,在某個階段也會重倉一個或幾個重要行業,階段性持倉風格相對集中。以他管理的西部利得策略優選混合為例,截至3月末,前十大重倉股都集中在煤炭、有色等周期板塊,近一年、近6個月、近一周業績均排名市場前列。
“2018年以前我的投資風格在成長價值和深度價值之間沒有明顯區分,直到2018年的熊市,我管理的產品出現較大回撤,那也是我管理產品6年多以來唯一一年在全年明顯跑輸行業平均。當年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約為-24%,那年對我的影響很大。”何奇坦言,“我開始反思的是,即便管理的基金兩、三年時間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但客戶往往不一定能陪伴你走過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這就導致客戶虧錢出場。這對于我的教訓是,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除了跟能力圈和自身稟賦深度相關以外,還必須跟投資者的資金屬性深度關聯,從那以后我的增強策略也逐漸演化形成。”
何奇的增強GARP策略,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少數時間做周期,多數時間做成長”。從長期來看,在國內經濟處于相對下行階段時,圍繞穩增長這一市場的主要矛盾,傳統金融、周期類行業會迎來困境反轉行情。因此,2021年以來何奇整體風格偏深度價值,特別是在去年上半年策略偏防御,他管理的產品總體倉位較低,保持在60%左右水平。
2021年7月開始,何奇敏銳地捕捉到了國內經濟進入穩增長周期,因此迅速加倉,布局偏地產、基建等產業鏈的穩增長主題,隨后半年西部利得策略優選混合業績領跑全市場。今年俄烏沖突發生后,何奇判斷大宗商品的強勢可能超預期,因此在穩增長和周期板塊內部聚焦到更細分的方向,他稱之為“穩增長和通脹的交集”,即這些股票受益于穩增長,也受益于通脹,比如一些上游環節股票。
在具體選股策略上,何奇看重三點,一是成長,二是估值,三是盈利質量。“GARP策略兼顧了成長和價值,成長排在前面,一般我會看三到五年公司的復合增速;估值會從PEG角度來看,比如說現在估值20倍的股票,未來三到五年復合增速在20%,那么我覺得PEG一倍左右是合理的估值水平,當然不同行業情況也不一樣;增長質量包括行業的長期前景,如果這個行業長期能看到星辰大海,那么整體增長的可持續性就更好,如果這個行業競爭格局激烈,就看公司在行業里護城河深不深、口碑好不好、品牌效應如何、治理結構怎樣,這些都涉及到增長質量。”
總體來看,何奇的投資風格為均衡偏成長,市場上主要板塊都曾重倉。從構建組合的方式來看,單一行業超過30%的相對較少。個股方面,前十大持倉占比一般控制在50%-60%,個股集中度中等偏上,力求適當集中投資,但在風格上并不會做對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