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博物院數字庫房,觀眾動動手指便能在云端縱覽5000多年中華文明;“三星堆+珍稀動物”主題數字藏品——《物物相生》全球限時發行6000份,上線即被搶空……
當前,我國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已廣泛應用到文化領域,給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帶來很大的變化,也正在促進新型文化業態發展。那么,我省目前出現了哪些數字文化新業態,數字技術如何全面賦能文化領域?順應數字化產品趨勢,各文化行業該如何拓展新空間?技術與文化的相互成就,將對文化創新傳承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即日起,本報《天府周末》推出“數字文化潮”系列報道,為你呈現一個精彩的數字文化世界。
4月23日,第27個世界讀書日。新華文軒旗下
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官宣,全國首個
區塊鏈圖書融合出版發行項目“數字藏書”在阿里拍賣上線發布。首發作品包括阿來的《瞻對》、馬識途的《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劉心武的《劉心武爺爺講紅樓夢》等經典著作。4月24日,上線僅一天,預展藏書的點擊量就超20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