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人對
區塊鏈的概念還很陌生的時候,區塊鏈的應用已經悄然走到了我們身邊。
陽原縣生產的雜糧雜豆,最近開始帶著“身份證”闖市場了。與以往的商品標識不同,消費者可以通過這個“身份證”,看到雜糧雜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數據。
為雜糧雜豆賦予“身份證”的,正是當前迅速發展的
區塊鏈技術。
北京一家區塊鏈公司,打造了一個可以追溯農產品生產源頭的互聯網平臺,利用傳感器、射頻識別讀寫器等智能設施,采集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數據,實時上報并進行分布式儲存。
這是寫入《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的一個案例。
5月20日白皮書發布現場,有關專家就此解讀認為,區塊鏈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數據不可篡改,由此可以增加產品的信任度,這恰好滿足了消費者對優質食品的需求,同時也能借此保障農產品品牌的信譽和安全,提升優質農產品的附加值。
“區塊鏈本質上就是產業協作的一種信息化工具。”從5月18日在2018年中國·
廊坊數字經濟大會,到5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區塊鏈產業高峰
論壇,于佳寧都表達了上述觀點。他認為,單純為了發展區塊鏈而發展區塊鏈是沒有價值的,區塊鏈必須和產業對接才有生命力。
于佳寧是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也是上述白皮書的主編。他帶領團隊歷時3個月,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對國內近百家區塊鏈機構和企業進行調研后,編寫了這本白皮書。
據他介紹,我國區塊鏈產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涌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區塊鏈應用正在加快落地。“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優化產業誠信環境,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區塊鏈技術還衍生出了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