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范圍內,NFT的身影在各個行業頻現,唱衰的聲音并未給NFT降溫。
在體育行業,2022年初,據Coindesk(
比特幣新聞資源網)消息,德國五位足球明星已在社交媒體確認,將很快聯合推出個人NFT項目T0.games,首發合作平臺為T0.games。T0.games平臺還將推出一系列球星NFT和其他基于
區塊鏈的數字資產,這些資產將在T0.games鑄造。
在娛樂行業,2022年1月30日,華語流行樂歌手周杰倫稱,新專輯雖然不會做成限量版NFT,但會考慮將經典歌曲的Demo制成NFT。周杰倫表示,除了此前的“幻影熊”(NFT頭像),他還在和多個NFT項目進行洽談。此外,2022年4月,與中國
臺灣藝人大S結婚的消息,使韓國藝人具俊曄人氣上漲,其NFT作品僅用7秒鐘售罄。
在
餐飲行業,2022年4月4日,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在公開
論壇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2022年底前進入NFT業務。
在美妝行業,2022年2月,歐萊雅集團共申請了17個與虛擬商品相關的商標,申請歸屬于“NFT”和“元宇宙”類別;2022年4月,美妝品牌M.A.C.與Keith Haring基金會合作,推出首個NFT系列;此外,嬌蘭正在將1828只“加密蜜蜂”作為NFT出售。
國產美妝品牌也開始探索NFT的可能性,自然堂曾與虛擬人AYAYI合作,推出了一款護膚NFT數字藏品,成為首個與
電商平臺共創線上虛擬數字產品的國貨美妝品牌。
可見,縱使行業內不乏聲音認為,區塊鏈和NFT都是“智商稅”,但頭部企業和個人依舊想頂著罵聲“試水”,害怕錯過“跑馬圈地”的機會。畢竟NFT這塊新的“市場蛋糕”還是足夠可觀的。據市場調查機構Chainalysis報告,2021年NFT市場規模已經至少達到2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0億元)。
此外,騰訊、阿里、京東、小紅書等互聯網企業也都加入了NFT賽道,騰訊有“幻核”,支付寶有“螞蟻鏈”,京東上線了NFT發行平臺“靈稀”,淘寶也發布了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官方藝術平臺“有隱”等。
目前,NFT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收藏品、藝術品和游戲、音樂、攝影等領域,但從長遠來看,僅僅通過將某些東西制作成NFT產品,還不具備十分深遠的價值。
NFT數據平臺Nonfungible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NFT在收藏品領域的應用占比達76%,理論上,每周活躍錢包數,在給定的一周內買賣NFT的人數最高僅為4萬人。如果NFT要成為數字化未來的資產類別,那么市場上的賣家和買家的數量必須增加很多,游戲是將更多的人引入NFT和加密世界的好方法。
從國內發展方向來看,NFT市場應用的另一個方向集中在潮玩平臺與游戲領域。實際上,NFT游戲在海外市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目前國內也已經出現不少可供個人游戲玩家進行道具交易的游戲平臺,不少中等體量的廠商都在布局鏈游,甚至很多鏈游團隊聲稱來自大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