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啟NFT元年至今,NFT從二級市場炒作的小眾概念逐漸走向更為寬泛的品牌營銷領域。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對NFT的潛在價值給予了認可,該報告指出,當前品牌在NFT、社交游戲領域的諸多嘗試,都有助于他們開拓新客群,認識新市場。不過,當前品牌仍處于NFT概念驗證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測試獲得成功,下一階段則要考慮如何通過NFT營銷實現變現。
根據現有的數據,較容易衡量的維度是品牌NFT產品銷售所帶來的利潤。相比于仍處于NFT概念營銷的其他賽道,運動品牌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其價值效益主要體現在NFT產品銷售所帶來的高收入。比如,去年12月Adida推出“Into themetaverse”系列NFT作品,每個800美元(約5000元人民幣),發售數小時后賣出近3萬個,收入超過2200萬美元;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去年在NFT拍賣網站OpenSea上線了9款平均價格在880美元-1400美元之間的NFT運動鞋,而該品牌普通跑鞋價格大概在100美元-200美元區間內。
此外,在奢侈品行業結合藝術維度打造的NFT藏品也為品牌創新了商品拍賣的最高價值。比如在去年,Gucci 在佳士得拍賣了一部時長約4分鐘的NFT短片Gucci Aria NFT,最終成交價格為2.5萬美元,成為該品牌售出的最昂貴的商品之一。
另一層價值效益則體現在對品牌聲量及品牌形象的影響。
英國設計師品牌Roksanda曾透露,當該品牌在倫敦時裝周期間與數字時尚研究所創建NFT時,英國
電商網站Lyst上該品牌的搜索量增長了76%;同樣,當意大利時裝品牌Diesel 在米蘭時裝周上宣布將在實體服裝之外發布 NFT 時,該品牌的搜索量同樣也增加了41%。
短時間內的高曝光量同樣能夠帶來可觀的銷售轉化。江小白與天貓合作推出的數字藏品禮盒,在發售時同步綁定了江小白40度和52度的兩款特別版白酒。該NFT發售當天,江小白單日銷售額超出日常銷售額的16倍,單日訪客量超出日常3倍,品牌銷售轉化量也超出日常10倍。
此外,在一些領域中,NFT 已成為品牌為社會事業和組織社區活動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通過定期發布NFT項目,品牌能夠有更豐富的形式籌集資金,投身于社會
公益和慈善事業,從而提升品牌社會形象和公眾好感度。
典型的例子比如由慈善機構Pizza DAO 團隊打造的NFT 項目Rare Pizzas,在2021年就與來自全球的300多名藝術家合作創建了1萬個烘焙披薩NFT,在特定的時間節點,該項目中NFT的銷售收益用于為全球人們購買免費比薩。而該組織也將這一概念定為年度活動;寶潔公司旗下衛生紙品牌Charmin曾推出五件NFT藝術品,相關收益最后被捐獻給人道主義援助慈善機構Direct Relief。
不過,就目前來看,盡管各領域品牌均在布局NFT營銷,但得到的反饋其實不盡相同。比如在食品領域,NFT目前就仍偏向于一個較難落實的營銷概念。其原因很大程度來源于食品品類更強調用戶在嗅覺、味覺等方面的體驗感,在這一技術難題尚未攻克的情況下,食品相關品牌的NFT營銷也只能局限在打造品牌相關數字藏品的基礎玩法,且在越來越龐大的數字藏品市場中很難形成競爭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