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Jack Dorsey的第一條推文難以轉手,但事實上,這一年以來,NFT確實正在從一個晦澀難懂的術語向主流轉變。2021年,NFT市場交易額超過了170億美元,同比增長21000%。
像上文提到的,NFT的獨特、稀缺和不可復制性是讓人愿意花高價買入的原因之一。對數字藝術的收藏,就像收藏任何一幅絕版的畫作、古早的手稿。去年,在大英博物館展出葛飾北齋的作品時,也推出了200幅同款NFT藏品,其中就包括平時在博物館都要運氣好才能看到的《神奈川沖浪里》。據說它會以4000歐元(約合人民幣27000元)的價格起拍,而像所有NFT作品一樣,該NFT在轉手時,原所屬者還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版稅。
即使現在買回去的NFT使用頻次很低,NFT的應用也逐漸滲透到了音樂、戲劇、影視、游戲的各個角落。如果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高價購買NFT也符合投資者們的初衷,即在未來潛在的更大價值。NFT China首席顧問陳序表示,“NFT的價值實現指向元宇宙”,當元宇宙發展到一定成熟的階段時,NFT的價值就會顯現出來。
此外,互聯網的大環境也讓NFT的社交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數字時代,虛擬形象也成為了人們社交時不斷擴大的需求,而應用最廣泛的頭像則自然而然地成了虛擬身份的載體。
以CryptoPunks為例,這一首發于2017年的馬賽克風小人系列已經是元老級別的數字頭像,成為了NFT世界的勞斯萊斯,最貴的兩千多萬美元,價格最便宜的也能賣到數萬美元。
在普通人眼里,它只是一個可以隨手保存的圖片,但在上流社會,它更像一張獨特的ID,代表著精英們的社會地位和金錢實力。只用擁有同系列或同等價格系列頭像的人,才是這個圈子里的同僚,有在社交媒體交流的機會。
于是人們看到,高價且獨一無二的NFT漸漸地成了名人們在網絡上身份的代表,畢竟在現實世界就擁有無限財富象征的人,到了虛擬世界又怎么能輸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