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
token,它通常譯成通證,也被稱為代幣。
在
區塊鏈世界里,代幣是一串串被提前設計好的代碼,Token的流通、銷毀都是按照代碼提前設計好的,不需要第三方,也不需要權威背書,也不需要別人高舉法律的旗幟來維護公平,更不需要任何人來執行,一切都是自發的、井然有序的進行。
Token一般在區塊鏈里作用分為三種,第一種用作記賬權、收益權等權益證明,第二種用于智能合約的執行,第三種用于生態激勵。
比如說今天的BAT想要建立一個大數據共享平臺,沒有區塊鏈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中心化巨頭建立的數據交易平臺,不可能獲得普遍信任的,因為數據交易過程必須經過中心化平臺,他們也會因此參與到利益分配,從而打亂生產關系,而區塊鏈能讓這些回歸到它們應該有的樣子。
假設只做區塊鏈,不發Token。那么這個系統,就需要無數的志愿者,去維護其穩定性。那么這些志愿者去哪找呢?或許只能在烏托邦的世界里找。如果沒有人愿意去維護,那么這種區塊鏈就是個空殼,也就沒辦法起到作用。
但是人們會說,區塊鏈里有私有鏈、
聯盟鏈,就像央視提倡的“無幣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聯盟鏈,這兩者可以不需要Token。
其實私有鏈本身就是中心化的,嚴格意義上就不算是區塊鏈,它只適用于某個公司或行政部門內部管理數據這一類。而聯盟鏈的去中心化程度弱,做聯盟鏈的成本太高,而且聯盟鏈的適用場景也非常有限,最終結局一定是相對壟斷的,所以聯盟鏈也很難成為未來的主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