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央視的“三問
區塊鏈”迎來最后一問,相比前兩問的犀利批判,這最后一問反而急轉直下,打了一個溫柔的回馬槍。
央視調查在比較正面地報道了
區塊鏈技術,并且高呼:“無幣也能火,未來三年廣泛落地可期。”報道用迅雷的“鏈克”、微眾銀行在仲裁方面以及蘇寧銀行在信用證方面的
區塊鏈應用舉例,探討“無幣區塊鏈”落地的可能性。
2018年5月19日,在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
金融啟蒙年會上,
徐明星被任命為
北京區塊鏈生態投資基金管理人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稱,希望徐明星“能夠跟以往他發的
token,跟他做的這個交易所徹底地做一個了斷。今天已經不是發假幣的時代了。”
對標現實社會里的法幣,數字世界里的Token被當局視作“假幣”。早在今年年初,霍學文就表示:“我贊成無幣區塊鏈,特別支持可信區塊鏈。但誰想發各式各樣的幣,北京不歡迎。”
作為比較早期
比特幣信仰者,賣掉墨跡天氣股份的趙東認為,“脫離幣談區塊鏈,好似買櫝還珠。區塊鏈是一個牛逼的技術,但不過是個精美的盒子而已,盒子里裝的幣才是真正的寶珠。”
2012年曾經在知乎上長鋏也曾說,“比‘無幣不鏈’這個定義更強的是:幣無成本,是賬非鏈。”毋庸置疑,閹掉幣的區塊鏈與當初區塊鏈的初衷早已背道相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