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區塊鏈技術已開始在實體經濟的很多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區塊鏈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實體經濟的改造中已經開始了廣泛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區塊鏈在實體經濟產業場景中落地的模式和邏輯也日益清晰。接下來報告將從產品溯源、版權、數字身份等十五個領域介紹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應用場景及落地情況。
商品溯源
溯源是指對農產品、工業品等商品的生產、加工、運輸、流通、零售等環節的追蹤記錄,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各方廣泛參與來實現。在全球范圍內,溯源服務應用的最為廣泛的領域是食品和藥品溯源,這在保障食品安全、疾病防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地方爆發流行性疾病時,通過食品追溯體系可以快速鎖定傳染源或污染源,及時消除或控制疾病傳播源。
目前,中國溯源產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主要受到國家政策驅動。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鼓勵在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
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稀土產品等七個領域發展追溯服務產業,支持社會力量和資本投入追溯體系建設,培育創新創業新領域。
雖然食品、醫藥行業溯源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中國經濟水平仍在發展期,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缺乏,中國溯源行業發展仍不完善,仍處在由國家政策驅動、企業被動執行的早期發展階段。作為SaaS(軟件即服務)行業的細分領域之一,溯源服務市場具有市場規模小,短期增速緩慢,格局高度分散等特點。據深鏈評測統計,2016年中國食品藥品溯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0億元人民幣。
由于溯源行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行業內信任缺失和濫用的情況十分普遍。信息孤島模式下,溯源鏈條上下游的參與者各自維護一份賬本,擁有者可能出于利益相關而隨意地對賬本進行篡改或集中事后編造,造假成本極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