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虛擬數字人和數字藏品已成為銀行初探元宇宙的兩大主要賽道。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
區塊鏈專委會新任輪值主席朱幼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與元宇宙的結合,擁有廣闊的創新想象空間和海量業務應用前景。隨著元宇宙創新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更多銀行的元宇宙創新應用正在途中。
記者發現,在數字藏品賽道,百信銀行布局較為積極。2021年11月份,百信銀行發行國內銀行業首個數字藏品,并表態要“迎接元宇宙”;12月份,百信銀行發行的數字藏品正式入駐
百度搭建的元宇宙平臺“希壤”數字藝術品展區,這也是百信銀行面向元宇宙數字資產領域的一次創造性嘗試。
在虛擬數字人領域,百信銀行在2021年12月30日推出虛擬數字員工“AIYA”,同時推出業內首個數字資產管理平臺“百信銀行小鯨喜微信小程序”,面向
金融機構提供數字資產發行和流通等服務。當月,江南農商銀行與京東云合作,推出VTM數字員工。該數字員工擁有仿真人的面容,可以獨立、準確地完成銀行交易場景的自助應答、業務辦理、主動服務、風控合規等全流程服務。在更早之前,浦發銀行發布了AI驅動的3D金融數字人“小浦”。
還有個別銀行通過打造沉浸式服務體驗的方式觸碰元宇宙。2021年,
江蘇銀行嘗試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打造“無需到金融網點、無需安裝金融App、無需消耗手機流量”的便捷金融體驗,將元宇宙概念與金融行業有機結合。平安銀行曾將2021年年度賬單展示與元宇宙結合,讓用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過一幕幕虛擬現實場景,回顧2021年平安銀行的數字金融生活。
2022年1月6日,江蘇銀行宣布,將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布局金融“元宇宙”。1月11日,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公布首批成員接納名單,浙商銀行位列其中,啟動探索元宇宙之旅。
“截至目前,銀行業探索元宇宙的兩大賽道主要是虛擬數字人和數字藏品。”馬上消費
人工智能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虛擬數字人將改變銀行的服務方式和客戶體驗;數字藏品更傾向于年輕群體,這部分客群更具消費意愿,且對新生事物接受度高,是銀行的優質客戶。
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余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未來隨著元宇宙的發展,銀行將更多推出虛擬代言人來提升用戶的交互體驗。在數字藏品方面,銀行或將參與其中的發售和交易通道。從長遠發展來看,金融領域不存在物理負擔,且用戶的金融需求是持久的,現有傳統業務全部移植到元宇宙里都是有可能的。”
“率先布局元宇宙及細分賽道,是商業銀行在元宇宙時代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需求。”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長于佳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元宇宙的形態是數字化的,數字化轉型并非僅把線下場景搬到線上,而是從業務、服務、流程、資產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這意味著,轉型要符合數字金融的核心特征。比如,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人代替人工結算,來處理海量數據,可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