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語音助手的創始人之一Winarsky曾說過,一種改變世界的產品必先找到市場痛點,再去尋求技術解決方案,而不是反過來有了技術再找場景。延伸一下,把某種為特定用途而設計的技術,硬推到其他地方,即便該技術很先進,在原用途中很成功,但移做他用后也不一定有效。
區塊鏈技術并非憑空產生,而是為了一種特定應用而專門設計的,既
加密貨幣。或者說,不是“中本聰”發明了區塊鏈后,再為其量身定制了
比特幣,而是為創造比特幣而發明了區塊鏈。正如人們為了更好地驅動汽車而開發了內燃機引擎,而非因為有了后者再去專門發明汽車。每年,全球各大科研院校里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無用武之地,成果轉化率僅為10%-20%,癥結就在這里。
當前許多
區塊鏈應用者,當他們想把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的區塊鏈用到可能有需求的地方時,發現其實傳統的中心化技術方案就完全夠用了,且更高效、低價。使用區塊鏈幾乎沒必要。如,現有的CA電子證書系統已經非常成熟,更可被用于法庭證據。而區塊鏈記載則遠遠沒有這樣的成熟度和法律效力。
即便有了防偽溯源技術,是否就包打天下了呢。技術只是增強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而不是替代系統本身。做出了好門鎖,再去造房子,是本末倒置。因此最后能用好區塊鏈一定是那些本身就做
農業生產、做
供應鏈、做網絡游戲的人,而不會是做區塊鏈的人反過來去重塑這些業務本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