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同種類的代幣發行,背后都有一個邏輯,就是每種代幣都是基于某個
區塊鏈技術或者應用的“虛擬貨幣”。理論上,看好這種代幣,就是看好它背后的
區塊鏈技術。然而,在暴漲暴跌的一輪一輪行情中,甚至一些空氣幣,也就是背后其實沒有任何真實項目的代幣,依然被市場接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記者發現,對于普通投資者,在目前的虛擬貨幣定價中,即使是真正有實體項目支撐的代幣,也難以參照IPO項目以實體項目的估值進行定價。在信息完全不透明的情況下,對于一種虛擬貨幣的價格完全取決于項目的包裝、甚至是項目由誰站臺。李笑來就經常出現在一些項目的宣傳中,成為一個站臺人,其中也不乏空氣項目。
專家表示,只要是資本愿意,即便是背后沒有項目的空氣幣,也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因為各國都缺乏有效的監管,資本通過漲跌游戲,可以輕松圈走小投資人的資金。這樣的操作對于目前市場中大量存在的新發行代幣、或者融資總金額不大的小幣種而言,操作起來并不難。 不公開、不透明、項目價值的不確定,以及投資者期待暴富的情緒,放大了“虛擬貨幣”市場的風險。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金融系主任 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劉曉蕾:你就沒有價值,但是照樣可以炒的很高,為什么呢,就是搏傻,雖然價值是零,但是我現在賣十塊錢,后面二十塊錢還有人愿意買,我在找一個更大的傻瓜賣給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